欺诈性贷款罪如何认定?
松阳律师
2025-04-07
欺诈性贷款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6条的规定,欺诈性贷款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为人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是区分欺诈性贷款罪与其他民事违约行为的关键点。其次,行为人需要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申请贷款,这意味着行为人在贷款申请过程中故意提供了不实信息。最后,行为人的行为必须造成国家财产损失或者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在认定欺诈性贷款罪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行为人的主体资格:可以是企业、单位,也可以是个人。2.行为的时间和地点:通常发生在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批过程中。3.行为的具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虚假陈述资质、隐瞒债务情况、提供虚假担保等。4.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是故意实施上述行为,并且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此罪,处罚金。
下一篇:暂无 了